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国产精品第一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久久AV无码 ,中文无码日韩欧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206154821.jpg
我和周刊的故事|李梅:一份珍貴的工作名錄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2020-07-22


   李梅/文

《紡織服裝周刊》原大賽活動部主任、北京左右時尚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零售顧問  李梅

  2008年仲春,彼時我已經在服裝行業(yè)一張報紙的采編一線工作了七年,感覺職業(yè)生涯需要突破一下。那時候,周刊剛剛改版,步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需要一個做活動和市場推廣的部門負責人,我被行業(yè)一位前輩推薦到了周刊。 

  我來到當時東長安街12號的辦公室面試,與其說面試不如說直接交代工作。面試那天我一直記憶猶新,因為出門后,剛好趕上512汶川地震。 

  上面這是一張圖,是我珍藏多年的的“常熟服裝城杯休閑裝設計精英大獎賽”畫冊的主要工作人員表,作為執(zhí)行負責人,2009-2011年連續(xù)做了三屆,算是我在周刊最值得回憶或者值得吹吹牛的一個事兒。 

  記得第一屆啟動是在2009年初,我接到任務,要組織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史上獎金最高的服裝大賽,一定要做到參賽人數(shù)最多、作品水平最高。 

  我硬著頭皮接了這“三個最”光榮任務,當時部門只有兩個人,我和另外一個懷孕的“兵”謝婷。她已經大著肚子做了好幾個活動的執(zhí)行工作,不能再讓她在現(xiàn)場生娃了。為了招兵買馬,我把能動用的資源都用了,還有和當時領導一起去招聘會拉人的經歷,郭倩就是招聘會上的成果。不管怎么說,一沒經驗二沒閱歷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算是搭建起來了,我們唯一有的——就是青春的激情和熱情。 

  年輕人的字典里似乎就沒有“難”字,將近三個月的提報作品期間,我們像上了弦的發(fā)條一樣,四處聯(lián)系院校和設計工作室,經常被當成騙子,對方一聽100萬獎金覺得不可能,當時全國大賽的獎金不過幾萬塊。我們撲到各地做路演,動員學生參賽。臨近截稿日期,卻只見稿件三三兩兩地寄送到,大家心里慌得不行,沮喪到極點。 

  后來我們才知道,設計師們是有嚴重的拖延癥的,臨近截稿日期,稿件成批成批地寄達,負責收稿的劉昀不停拿著小車去門口傳達室拉,那場面不亞于如今“雙11”后接快遞的“盛況”。初審前我們把所有稿件堆到會議室,全體人員拆分稿件花了整整一天,最終收到稿件數(shù)量是1500多份,投稿數(shù)量僅次于當時權威真維斯大賽,統(tǒng)計結果出來后,我們集體站在桌子上鼓掌歡慶了5分鐘。 

  第一屆常熟大賽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決賽的作品水準受到了評委的一致肯定。接下來,大賽不斷發(fā)揚光大,成為行業(yè)經典賽事之一。得到業(yè)界人士的肯定,是我們工作團隊至高無上的榮譽。至今我記得第二屆大賽首度在常熟本土舉行,是在我心中堪稱完美的一屆,決賽后法國評委老太太激動地跑過來給我來個法式熱吻,說感謝我們給予她這么美好的一個夜晚。 

  我在周刊三年,大大小小組織了很多次服裝設計大賽,得到了非常多的行業(yè)前輩和協(xié)會領導的支持和鼓勵,得到了非常多的評委老師和院校的鼓勵和鞭策,還有決賽現(xiàn)場都是周刊同事集體上陣。 

  常熟杯大賽對于行業(yè)的意義、對于培養(yǎng)年輕設計師的意義,在這里我不想多說,我只想說對于我的意義,那是我媒體生涯的一次成長經歷,從記者轉型運營的關鍵事件,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負責如此大型的活動組織。大型活動的歷練確實非常鍛煉人,最初的核心團隊劉昀、徐松、衣楠三人成長很快,現(xiàn)在雖然團隊都離開了周刊,也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一定成就。 

  曾經并肩一起戰(zhàn)斗過的同事,熱情好客給予最大限度支持的常熟人民(名字太多了,現(xiàn)在眼前都能浮現(xiàn)你們的臉龐),全國各大設計院校的老師學生,全力支持的媒體朋友。還有負責舞美演出的專業(yè)公司一絲不茍的現(xiàn)場工作,現(xiàn)在還記得郎總的一句話:臺上的歸我,臺下的歸你。 

  為了趕進度保質量,我也和當時周刊編輯部美編部吵了無數(shù)次架,讓你們加了太多的班,改了太多次稿子,現(xiàn)在回想起來,大家都對我們這個不講理的部門很包容,不是因為對我個人,源自周刊上下十分敬業(yè)想把事情做到圓滿的工作氛圍。 

  人生的每個令人難忘的事件,背后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的交集,常熟大賽作為行業(yè)經典賽事,以“炫”作為主題并延續(xù)了多年。每當頒獎盛典結束,舞臺漫天飛舞慶典的彩帶,我們每一個參與者在那一刻都盡情地炫出了自我。 

  我把最好的年華給了周刊,也從周刊獲得了人生最好的體驗。 

  祝周刊20年芳華!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85229892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lián)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