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国产精品第一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久久AV无码 ,中文无码日韩欧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206154821.jpg
全國人大代表何菲:要讓“勞動光榮,工人偉大”煥發(fā)出生命力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2019-03-08


  趙夢桃是中國第一代產業(yè)工人的優(yōu)秀代表和時代典范。這些年,“趙夢桃小組”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實干創(chuàng)新、做到最好的精神底色從來就沒有變。她們通過結對子等形式,開展技術互助,把廠內外、省內外的先進操作方法學過來,變成大家的實際操作技能。

全國人大代表、咸陽集團一分廠趙夢桃小組組長何菲對高溫、高濕、高噪音的工作環(huán)境深有體會。也因為工作環(huán)境艱苦,近幾年紡織行業(yè)招工難、留人難問題突出,尤其是老員工流失導致經驗、技術流失嚴重。

  “要讓‘勞動光榮,工人偉大’煥發(fā)出生命力,不能讓它遙不可及,更不能成為一句空話?!焙畏平ㄗh,政府應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加速高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讓技術人才感覺自己“有奔頭”。

  何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自己在細紗工序運轉班工作十四年,對高溫、高濕、高噪音的工作環(huán)境深有體會。也因為一線的工作環(huán)境艱苦,工資待遇低,特別是社會地位的缺失,很多年輕人已經不愿意進廠當工人。

  一、進一步増強工人職業(yè)的獲得感、幸福感。

  近幾年紡織行業(yè)招工難、留人難問題一年比一年突出,尤其是老員工流失導致經驗、技術流失嚴重,企業(yè)人員流動性大也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穩(wěn)定,進而影響企業(yè)經濟效益。這種情況不僅存在于大型紡織企業(yè),在中小企業(yè)也十分突出。她認為提高工人待遇刻不容緩,特別是技術工人,這不僅停留在提高收入這一層面,更是要讓技術工人成為受社會尊重的群體。在網絡上不時會見到工廠萬元月薪依然招工難的報道,但往往噱頭成分居多。要達到“定薪”,需要超長工作時間以及周末節(jié)假日的加班加點。不僅強度大,平均算下來的時薪也就是一般水平,而且往往在“五險一金”方面缺乏保障。工廠要想真正贏得年輕人的青睞,就必須改變待遇低、強度高、保障少的現(xiàn)狀,讓他們有足夠的獲得感,愿把目前的工作當成事業(yè),而非暫時謀生的手段。

  同時,大力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讓“勞動光榮,工人偉大”煥發(fā)出生命力,讓它不再那么遙不可及,更不是一句空話。

  二、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我國紡織行業(yè)已開始邁向高質量發(fā)展,如何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目前大部分企業(yè)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面對全新的設備、全新的工藝以及全新的操作方法,企業(yè)需要更多的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這一類的復合型人才,來助力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對此,何菲認為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加大高技能人オ的獎勵力度,既要物質、精神方面給予獎勵,也要在社會層面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的宣傳カ度,同時要積極為技術工人提供成長、成才、實現(xiàn)價值的發(fā)展空間,讓技術人オ感覺自己“有奔頭”,使他們更好的立足本職、專研技術、多做貢獻,營造技能人オ成長的良好氛圍。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在技術上,工作上及思想上還應做到傳幫帶,就是別人有了經驗就虛心學,自己有了體會就熟心傳,誰遇到困難就耐心幫,哪個姐妹信心不足,就耐心帶。長此以往,企業(yè)的人才隊伍建設才更有保障。

  其次,是工廠要改變把工人當“機器”看的理念。相比于任勞任怨、埋頭工作的父輩,年輕人除了工作,還想要豐富的業(yè)余生活。他們成長在互聯(lián)網時代,接觸的信息也遠多于父輩,除了追求基本的溫飽與物質滿足,他們還有更多精神層面的需求,個性也更加鮮明。而在很多工廠里,除了干活還是干活,整天就是工廠、食堂、宿舍三點之間的單調重復。何菲認為工會在這方面應發(fā)揮“大家庭”的作用,積板豐富工人的業(yè)余生活,讓他們在工作之余,也能有符合年輕人需求的社交、文娛等活動,讓職工群眾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對于這次兩會,何菲表示,會繼續(xù)關注習李克強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實體經濟減負降稅和中小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國家出臺的相關攻策,另一方面企業(yè)還要盡可能的滿足職工在住宿、餐飲、交通以及其他方面上的補貼。

  “對紡織行業(yè)中的環(huán)保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想建議建立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體系,完善廢舊紡織品回收和再利用相關基礎統(tǒng)計工作,開放二手市場,同時加強廢舊再利用產品的開發(fā),以設計研發(fā)帶動回收、生產加工整條產業(yè)鏈發(fā)展。”何菲認為這是當前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尚械模衲暌矔堰@方面作為建議提交兩會。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85872143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lián)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